- 2022-8-25 2:15:21 Thu
- 傳統文化
【真相網】【文: 明心】南宋岳飛「精忠報國」的事蹟,千百年來為中華兒女世代傳頌、敬仰。對於岳飛抗金破敵、屢建奇功、保衛中原,人們耳熟能詳,從戲曲到評書,從小說到影視,不同的時代都有各種各樣的表現形式。
「以詩言志」,在中國有著由來已久的傳統。在《岳武穆集》、《全宋詞》中,收錄了岳飛留下的部分詩文,透過這些詩、詞、奏摺......
閱全文
- 2019-6-19 10:53:58 Wed
- 大千世界
【真相網2019.6.19】
4分鐘看世界5500年歷史
發布日期:2015年7月6日
歌曲:Rada - 2 Steps from Hell
演出者:Thomas Bergersen
作曲者:Thomas Bergersen
轉載自 YouTube
-https://youtu.be/py3l3rlkYkE
13分鐘穿越歷史五千五百年 - 亞歐非版圖變遷史【慢速版 + 年代排序註解】
Francis Wu 發布日期:2017年2月25日
這個歷史短片是根據 ......
閱全文
- 2016-12-16 10:24:02 Fri
- 傳統文化
【真相網2016.12.16】日本古稱倭國,民風淳樸。秦始皇遣徐福東渡蓬萊,給日本帶去了中華文化。隋唐時期,日本送大批留學生來華,全面吸收中華文明。貞觀四年(六百三十年)起,日本即向唐朝派遣使者(即遣唐使)。這些遣唐使把大唐神傳文化及各種不同制律、民俗、建築、服飾等帶回日本。「唐太宗以其國所居,為依日所出之東海,故賜其國......
閱全文
- 2016-12-4 22:26:34 Sun
- 中國真相, 傳統文化
【真相網2016.12.4】
千古英雄人物蔣介石。(大紀元) (點圖看大圖)
「中國五千年的歷史,即為各宗族共同的命運的記錄。此共同之記錄,構成了各宗族融合為中華民族,更由中華民族,為共御外侮以保障其生存而造成中國國家悠久的歷史。這一部悠久的歷史,基於中華民族固有的德性,複發揚中華民族崇高的文化。」
——--蔣介石,《中國之命運......
閱全文
- 2016-4-16 1:34:29 Sat
- 中國真相, 傳統文化
【真相網2016.4.15】五千年輝煌神傳文化之千古英雄人物——兵仙戰神韓信
他創造了一個歷史,五年之內結束了秦朝末年天下群雄逐鹿的混亂局面,中原大地再次統一。漢得天下,皆他之功。
他成就了一段神話,戰必勝、攻必克,千古無二的霸王項羽亦是其手下敗將。
他乃歷史上多少年不遇的大根器之人,懷王霸之志,忍胯下之辱,無故加之而不怒,......
閱全文
- 2016-4-16 1:22:54 Sat
- 中國真相, 傳統文化
【真相網2016.4.11】
五千年輝煌神傳文化之千古英雄人物——萬代始皇帝秦始皇嬴政畫像。(新唐人《笑談風雲》提供)(點圖看大圖)
【千古英雄人物】秦始皇(1) 紛爭殘局
萬代始皇帝
百年征戰,生靈塗炭,一朝得太平。
百家亂世,惑擾正道,一炬化灰揚。
百廢待興,大業初始,萬端啟正統。
百世築基,本正源清,萬代讚始皇!
引言
四 千......
閱全文
- 2016-4-16 0:57:21 Sat
- 中國真相, 傳統文化
【真相網2016.4.15】
《史記‧卷六‧秦始皇本紀》古籍刻本(Bjoertvedt/維基百科)
對於千古一帝秦始皇的偉大功績,唐太宗李世民曾說過:「近代平一天下,拓定邊方者,惟秦皇、漢武。」唐朝大詩人李白在詩《古風》中也寫道:「秦王掃六合,虎視何雄哉!揮劍決浮雲,諸侯盡西來。明斷自天啟,大略駕群才。收兵鑄金人,函谷正東開。銘功會稽......
閱全文
- 2016-4-5 12:25:50 Tue
- 傳統文化
【真相網2016.4.5】
舜被舉用掌管政事二十年,堯讓他代行天子的政務,攝政八年。
堯帝崩後,舜守孝三年。舜讓位給堯帝的兒子丹朱,自己退避到南河之南。但天下諸侯都去朝見舜,有事不找丹朱而找舜。舜覺得天意所歸,於是,舜乃於正月初一祭文廟登天子位,建都蒲阪,國號有虞,崇尚紅色。
據《竹書紀年》:舜「即帝位,蓂莢生於階,鳳皇巢......
閱全文
- 2016-4-5 12:24:53 Tue
- 傳統文化
【真相網2016.4.5】
五、治理南方水系
南方水系眾多,主要有長江(大江)、淮河,而長江的支流繁多。
按計畫治理徐州一帶,包括徐州、揚州和豫州的一部分。徐州東起大海,南至淮河北岸,北到泰山。河流有黃河、淮河及沂水;山系有蒙山、羽山。向東治理泗水、沂蒙水,向南治理淮水,從桐柏山開始疏導淮河,向東和泗水、沂水會合,東流入......
閱全文
- 2016-4-5 12:22:40 Tue
- 傳統文化
【真相網2016.4.5】
四、治理黃河
黃河一詞最早見於《漢書》,當時叫河,或大河。
久遠年代以前,黃河上下游不是連通的,距今一百萬年以前的「黃河運動」,使黃河上游切開積石峽流入臨夏——蘭州盆地,與下游貫通。距今十五萬年的「共和運動」,使黃河上游溯源侵蝕到龍羊峽以上,下游切開三門峽東流入海。
導水入海
黃河,是雍、豫、冀州泄洪......
閱全文
- 2016-4-5 12:20:34 Tue
- 傳統文化
【真相網2016.4.5】
千百年來,大禹治水的故事深入人心、膾炙人口,三過家門而不入,更顯出大禹為天下黎民公而忘私的博大胸懷。圖為大禹手持耒耜治水圖,出山東嘉祥武氏祠漢代畫像石。(公有領域)
共工孔壬採用「壅防百川,墮高埋卑」的治水策略,歷時多年,徒耗巨款,沒有成效。加之孔壬「虞於湛樂,淫失其身」,最終治水失敗,無功免職......
閱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