练习不生气,放下改变别人的心才不会痛苦

真相网2018.3.16】【文/李奥‧巴伯塔(Leo Babauta)柯弦译】遇到不开心的事,或让我们不开心的人,我们往往会这么想:他怎么可以这样?或:我就知道他是这种人!然后心中一股无名火烧啊烧,越烧越旺,把原本的好心情烧得精光。这样的事情若发生频了,就会觉得最近诸事不顺,想拉入〝黑名单〞的人越来越多。

该怎么打破这样的怪圈?心灵作家李奥・巴伯塔的一篇文章,也许能给你一点启发。

每个人都会遇到让人不悦的事,和不愿与之相处的人。

除了经年累月朝夕相对的家人,还有朋友、同事、网友,他们都可能讲出某句话、做出某件事,让你不甚愉快,甚至感到有股怒火在胸口隐隐激荡。

在别人让你洩气、烦躁,不体谅你,刺激你,甚至让你想发怒的时候,你能怎么办?

假设我们并非处于真正的危机之中,不需要采取什么行动来自保,那么面对激怒我们的人,最好的做法,就是改变自己的心态,而并非试图扭转对方的行为。

改变别人,是在为难自己

看到这个建议,有的人可能会很失望:〝明明是别人惹我,为什么要我改变自己啊?〞

原因其实很简单:只需要内心简单的转变,你和任何人在一起都会很开心。但如果你想要改变惹你生气的每个人,那你只会越来越痛苦。

佛教中,寂天菩萨曾做过这样的比喻:

〝若要用皮革覆盖大地,哪里能找到这样多的皮革?其实只需一小片皮革包裹住脚,所有的地面就都被盖住了。〞

〝同理,我们永远不能控制外在事物的变化。但只要我们能掌握并调服自己的内心,就足够了。有什么必要去控制其它的事物呢?〞

她用这两段话讲出一个处事的智慧,也就是改变自己的心态,就能够和惹怒你的人平和相处。

简单的练习 跳出积累愤怒的怪圈

具体怎么改变呢?当你发现自己被别人的行为激怒时,你会注意到,你脑中已经开始描画一个厌恶对方的剧本了,思路往往是这样的:

他总是用这种让人不爽的方式做事。

为什么他非得这样?

他怎么可以这么不为他人着想?

⋯⋯

这个思路会像脱缰的野马一样进行下去,然后让人越想越气,在心里和对方的关系越来越僵。最后,可能会把你变成一个你并不想成为的人。

不如,我们把心里的剧本换成这样试试看:

1. 当遭遇不快时,往往心中本能涌出的是拒绝。你不喜欢那个人的行为或说话方式,他让你很不高兴,因而你拒绝接受这件事、这个人。但这些事、这些人都是你生命中已然发生的一部分,在这样想的时候,你已是在拒绝生命中的经历。不妨先不要想着拒绝,尝试着对自己的人生张开胸怀。

2. 再想想看,一条河的水只能向下游流动。你非要让它向上流,最终只能是自寻烦恼。人如河水,倘若只有他们变成截然不同的另一幅模样,才能让你满意快活,那恐怕只会给自己带来没完没了的不愉快。

3. 不妨把他当成原本那个〝他〞来对待,承认、接受他的脾性、他的存在。把他们当成有缺点的、会做恼人事情的、和你一样承受着凡事之苦的普通人。这是他们的人性。你不能试着容纳这样的人性吗?

别下意识地回避、拒绝你的人生。试着接受河流本来的样子,接受你面前的有着诸多不完美的、本性各异的普通人,从心底平静善意相待。

你会发现,这样做之后,你的内心就在慢慢发生改变,你的胸怀在慢慢开阔,他依然还是他,但你已经成为一个更好的〝你〞了。

<作者简介:李奥・巴伯塔(Leo Babauta),六本书籍的作者和〝禅习惯〞博客的创作者。本文原载ZenHabits.net>

──转自《大纪元》

本文链接:https://dafahao.com/practice-not-angry.html
本文标题:练习不生气,放下改变别人的心才不会痛苦 - 真相网

这里是你留言评论的地方


请留言


3 + 8 =
【您可以使用 Ctrl+Enter 快速发送】
Copyright © 2007 - 2023 , Design by 真相网. 本站原创首发均可免费自由转载. 转载资料若有版权问题请留言通知管理员及时处理. 【回到顶部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