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星摇篮影像 科学家拍到了
【真相网2014.11.7】多国合作设置的阿塔卡玛大型毫米及次毫米波阵列天文望远镜(ALMA),已拍到前所未见的“行星摇篮”细节,写下天文学里程碑。
HL Tau的影像,精细地呈现恒星盘上微粒尘埃的分布情形,挑战科学家对星盘发育、行星形成的认知。图撷自ALMA(11/05)
台灣中研院院士贺曾朴领导的研究团队,参与ALMA设置计划,今天和世界各国同步发布讯息,公开ALMA最新取得的恒星HL Tau周遭影像。
HL Tau是一颗年仅约100万年的初生恒星,距离地球450光年。年轻恒星诞生于重力塌缩的气体和微粒尘埃云中,随着时间过去,剩下的尘埃会黏在一起,落在一层薄薄的盘面上,逐渐聚集行程小行星、慧星、行星。
科学家对上述“行星摇篮”的了解来自于理论推估,从没有实际观测到,影像也都靠插画家或电脑模拟绘制出来。不过透过ALMA,科学家总算拍到了HL Tau周围的超高分辨率影像,揭开“行星摇篮”的真实面目。
贺曾朴表示,HL Tau的影像,精细地呈现恒星盘上微粒尘埃的分布情形,挑战科学家对星盘发育、行星形成的认知。
ALMA由欧洲、北美、东亚多国合作,设置于智利北方5000公尺高山上,整个阵列由66座天线组成,是目前全世界规模最大、最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。
HL Tau的影像,精细地呈现恒星盘上微粒尘埃的分布情形,挑战科学家对星盘发育、行星形成的认知。图撷自ALMA(11/05)
原文鏈接:https://www.almaobservatory.org/en/press-room/press-releases/771-revolutionary-alma-image-reveals-planetary-genesis
本文标题:行星摇篮影像 科学家拍到了 - 真相网
这里是你留言评论的地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