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聊齋志異》 作者蒲松齡的轉世故事

真相網2018.11.30】一部《聊齋志異》讓蒲松齡名滿天下,狐妖鬼怪、神仙方士,演繹離奇曲折的因果報應、輪迴往複。

讀者或許不知,〝聊齋先生〞本人的轉世經歷,比起他的作品來,更富有傳奇色彩呢。

《聊齋志異》 作者蒲松齡的轉世故事

蒲松齡,字〝留仙〞,號〝柳泉〞,生於1640年,卒於1715年。在《聊齋志異》的序言《聊齋自志》里,作者講述了關於自己的一件奇事。

原文寫道:〝松懸弧時,先大人夢一病瘠瞿曇,偏袒入室,藥膏如錢,圓粘乳際,寤而松生,果符墨志。〞

這段話的意思是:在蒲松齡出生時,他的父親做了一個夢,見到一位病瘦的僧人,袒露右肩進入屋中。在他的右乳旁,粘著一塊銅錢大小的膏藥。其父驚醒,這時蒲松齡恰好落生,在他的乳旁果然有一塊黑痣。

蒲松齡的父親認為,兒子就是那位苦行僧轉世,便給他取字〝留仙〞。蒲松齡嘆道:〝勿亦面壁人果是吾前身耶?〞

故事講到這裡,只說了一半。前世為僧,來生又是誰?

清朝的文人徐昆,即是蒲松齡轉世。此說流傳甚廣,不僅在史書中有所記載,徐昆本人也自命為蒲留仙的後身。

徐昆,字〝後山〞,號〝柳崖〞、〝柳崖居士〞,別號〝嘯仙〞。他所著的《柳崖外編》,彙編各種超常神奇之事,筆意學《聊齋》。此書一出,即獲〝無愧《聊齋》再世〞之譽。從徐昆的名、字、號以及他傾力編纂之書籍,確實可見其與蒲松齡的對照呼應。

王友亮、李金枝在為《柳崖外編》所作序言里,都稱徐昆為〝蒲留仙后身〞。而且,這兩篇序言還勾畫了玄妙的細節,繪聲繪色。

話說,在蒲松齡去世兩年後,這一天,在濟南城外的金家莊,商人徐敬軒在家中為小兒慶祝周歲。當時天下著雨,徐敬軒在門前迎客,見一書生冒雨趕路,便邀請他進屋避雨。書生問他為何擺設筵席,徐答:〝兒子周歲〞,還把孩子抱了出來。

嬰兒正在啼哭,一見書生便笑起來。書生忙問:〝此庄何名?〞聽到〝金家莊〞時,書生驚喜地說:您的兒子就是我的老師蒲留仙轉世啊。老師在前年的今日去世,臨終前留下一句:〝紅塵再到是金鄉。〞

這時,徐敬軒想起,自己在前年去峨眉山祈子時,曾有一夢。在夢裡,他行至一處,有垂柳映清泉。又見一老儒生,手執蒲扇,笑而不語。忽然一個聲音說:〝此汝子也。〞不久,徐夫人盧氏懷孕。

徐敬軒得知兒子與蒲松齡的淵源後,給兒子取名〝昆〞,字〝後山〞。後人對此有解:昆、山,與〝柳泉〞的〝泉〞水相對,前世與今生互補。

在文學的世界和真實的人生里,蒲松齡和徐昆各自寫下了兩版傳奇。文人結仙緣,紅塵續佳話。

參考資料:

陸文:《前世今生:蒲松齡前生與來世的歷史記載》

──轉自《正見網》有刪節

本文鏈接:https://dafahao.com/zh-tw/pu-songling-reincarnation-story.html
本文標題:《聊齋志異》 作者蒲松齡的轉世故事 - 真相網

這裡是你留言評論的地方


請留言


6 + 2 =
【您可以使用 Ctrl+Enter 快速發送】
Copyright © 2007 - 2025 , Design by 真相網. 本站原創首發均可免費自由轉載. 轉載資料若有著作權問題請留言通知管理員及時處理. 【回到頂部】